首页 办公文档 研究报告 管理文献 应用文书 学术论文 金融行业 地理文化 传记文集 生活休闲 技术资料 法律法规 其他文档
  • 思想汇报
  • 工作计划
  • 学习计划
  • 职业规划
  • 面试技巧
  • 其他文案
  • 2023年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五篇】(完整文档)

    时间:2023-04-26 13:15:10 来源:024文库网 本文已影响 024文库网手机站

    相关热词搜索:: 合集 教案 数学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合集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合集(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2022年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合集(完整文档)

    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一)通过复习一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口算的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

    难点: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投影出示口算题:

    (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教师提问:14×2请你说一说口算过程.(学生回答10×2=20,4×2=8,20+8=28)

    教师追问: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140×2又是怎样口算的呢?(同座位的两个小朋友互相说一说)然后请同学回答(把140看成14个十,先用10个十乘以2是20个十也就是200,4个十乘以2是8个十也就是80,200加上80等于280)

    教师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

    (二)学习新课

    出示例1:板书:口算14×3.

    想一想 14×3的意义是什么?(3个14是多少)

    根据14×3的意义,用小棒摆出来.

    想口算的顺序,先拿出表示10×3=30,3个十的小棒是30,再拿出表示4×3=12,3个4的小棒是12,合起来是42,30+12=42.

    板书:14×3=42.

    比较14×3与14×2两道口算的异同:

    (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启发进行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两道题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乘以被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再乘以个位上的数,只是14乘以3,个位上的数相乘,满 了十,最后一步是整十加上两位数.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6×2=

    26×3=

    25×2=

    要求同学在练习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再把这几道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请几个同学直接写在小黑板上.待同学写完后集体订正.

    分别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

    16×2:10乘以2等于20,6乘以2等于12,20加上12等于32.

    26×3,25×2分别请同学互相说,集体说,个人说.反复叙述口算过程.

    出示例2:板书:口算:140×3=

    请同学想一想应该怎样做,然后试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一下)做完后,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集中起来说出不同的想法:

    因为14×3=42,那么140×3只需在42后面添上一个0得420.

    把140看成14个十,14个十乘3得42个十,即420.

    3乘14得42,然后再在得数后面添上一个0.

    以上这几种算法,要给肯定,尤其第三种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做一做

    投影出示:

    130×5=

    380×2=

    150×6=

    每人在自己本上直接写出结果.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能用几种方法说出口算过程.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个位上、十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投影出示)

    首先看完题后,想一想这里是什么意思,然后填在书上,填完后同桌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最后集体订正.

    2.填空练习:(投影出示)

    明确题目要求后,在课本上填括号.

    订正时请同学说出口算过程,左面三道题,被乘数添一个0,再请同学说出结果,并说明口算过程.

    3.找朋友游戏.

    15×3

    18×2

    12×5

    14×4

    35×2

    220×4

    240×3

    25×4

    310×3

    32×3

    26×2

    160×6

    12×4

    16×5

    14×3

    36×2

    120×4

    160×5

    240×2

    260×2

    题目卡片贴在黑板上,(或在投影上一题一题出示)答案卡片发到同学手中,当题目出示后,答案就是它的朋友.

    45

    36

    60

    56

    70

    880

    720

    100

    910

    96

    52

    960

    48

    90

    72

    42

    480

    900

    480

    520

    4.文字叙述题.

    投影片出示,同学们在作业 本上做.四个同学写在小黑板上,订正时用.

    (1)乘数是7,被乘数是12,积是多少?

    12×7=84

    (2)250的3倍是多少?

    250×3=750

    作业 :看书第1页.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内容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首先适量并有针对性的练习一些用一位数乘的不进位的乘法口算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讲授新课例1时,抓住满十进一这一难点,以旧知识引出新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获取知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真正悟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达到能准确、迅速地口算的目的.

    板书设计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估算—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优化。

    2.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对原教材的信息作了丰富)

    师:“六一”节就要到了。每个班都要举行一些活动。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画画)一副画画的情景就有许多的数学信息,你们发现了吗?

    生:3个小朋友。两摞图画纸。三盒彩笔。……

    师生共同处理数学信息。并让学生独立提出数学问题:

    生1:一共有多少张图画纸?

    生2: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生3:一共画了多少个苹果?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要求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会列算式吗?

    生:3×12     12×3

    二、猜想结果,方法验证:

    师:估计一下,12×3大约等于几?解说一下,你是怎样估计的?

    师:用什么方法就得到12×3正确的结果呢?同学们先商量一下,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

    请几名代表汇报交流,师板书有代表性的思路:

    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

    三、提供空间,探索竖式

    师:数学讲究简炼,除了以上方法,你还能创造出一种更简单,计算得更快的一种书写形式吗?请你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试一试。(师巡回指导)

    教师指定几个人到黑板上板书:

    师:同学们自己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真了不起,现在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你来说一说我的思路,我来说一说你的思路,猜一下,他们在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自由谈:

    生1:先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再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

    生2:先用十位上的1和3相乘得30,把3写在十位上,再用个位上的2和3相乘得6,把6写在个位上。

    生3:先用2和3相乘得6,再用10和3相乘得30,30加6得36。

    ……

    生评价得出最简练的方法:

    四、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师:(课件演示)

    师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一节研究的内容:笔算乘法。

    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我们把这两个相乘的数都叫做因数,最后的得数叫做积。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12×3笔算竖式的过程和方法。

    五、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解决问题,巩固应用。

    师:我们刚才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请同学们列式并用竖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相互交流算法。

    2.我会填!

    3.竖式计算。(可选期中两栏解答)

    14×2   33×3  21×4

    423×2  212×3  2442×2

    4.顺口溜:(抢答)

    一只小鸡2条腿,10只小鸡___条腿。

    一只青蛙4条腿,12只青蛙___条腿。

    一只蜘蛛8条腿,11只蜘蛛___条腿。

    一只蜈蚣42条腿,2只蜈蚣___条腿。

    5. 解决实际问题.

    小刚在布置房间的时候,发现桌子上应该放一瓶花,于是他到房间里选了这样4种鲜花:

    月季

    郁金香

    米兰

    百合

    6元

    12元

    14元

    22元

    ①买2束百合,应付多少元?2束米兰,3束郁金香呢?

    ②如果搭配起来插一瓶花,你打算怎样插瓶?

    六、知识梳理,师生小结。(略)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平行与垂直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2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操作、比较、概括中,经历探究平行线和垂线特征的过程,建立平行与垂直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活动中丰富学生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

    2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画图感知

    1.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师:摸一摸平放在桌面上的白纸,你有什么感觉?

    (1)学生交流汇报。

    (2)像这样很平的面,我们就称它为平面。(板书:平面)

    我们可以把白纸的这个面作为平面的一部分,请大家在这个平面上任意画一条直线,说一说,你画的这条直线有什么特点?

    (3)闭上眼睛想一想:白纸所在的平面慢慢变大,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直线也跟着不断延长。这时平面上又出现了另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呢?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

    2.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把你想象的情况画在白纸上。注意一张纸上只画一种情况,想到几种就画几种,相同类型的不画。

    2 观察分类,感受特征

    1.展示作品。

    教师: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相互看一看,你们的想法一样吗?老师选择了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如果你画的和这几种情况不一样,可以补充到黑板上。

    不管哪种情况,我们所画的两条直线都在同一张白纸上。因为我们把白纸的面看作了一个平面,所以可以这样说,我们所画的两条直线都在同一平面。(板书:同一平面)

    2.分类讨论。

    教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为了方便描述,咱们给作品标上序号,可以怎么分?按什么标准分?

    (1)先独立思考:我打算怎么分?分几类?

    (2)再小组交流:怎么分?为什么这么分?

    3.汇报交流。

    教师:哪组来说一说你们的研究结果?

    学情预设:

    (1)分两类:交叉的为一类,不交叉的为一类。

    (2)分三类:交叉的为一类,不交叉的为一类,快要交叉的为一类。

    (3)分四类:交叉的为一类,不交叉的为一类,快要交叉的为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为一类。

    教师:你们所说的交叉在数学上叫相交。(板书:相交)

    质疑:2、3两幅图中的两条直线相交吗?

    学生说明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课件演示: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于一点。

    图6属于哪一种情况?(相交)

    小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但在判断时我们不能光看表面,而要看他们的本质,也就是这两条直线延长后是否相交。

    3 自主探究,揭示概念

    1.揭示平行的概念。

    (1)感知平行的特点。

    教师:这两条直线就真的不相交吗?怎样验证?

    结合学生回答用课件演示两条直线无论怎样延长都不会相交的动态过程。

    (2)揭示平行的定义。

    ①教师:像屏幕上这样,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数学上叫什么呢?

    ②课件出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

    ③教师:你认为在这句话中哪个词应重点强调?为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举例: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为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

    学生体会“同一平面”和“互相平行”的含义。

    (3)介绍平行符号。

    ①课件分别呈现三组不同位置的平行线。

    ②教师:这三幅图中的直线a与直线b都互相平行,我们用符号“∥”来表示平行,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③教师: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a平行于b,你们觉得怎么样?是呀,像这样来表示两直线互相平行,既形象又方便。

    (4)体验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教师: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平行的现象,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举例后,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适时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2.揭示垂直的概念。

    (1)感知垂直的特点。

    教师:刚才同学们在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还画了相交的情况。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相交的情况。(课件或实物投影呈现几组典型的作品)

    教师:观察一下这些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还有的比较特殊,四个角都是直角……)

    教师:你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的角是直角呢?请同学们量一量,刚才所画的两条相交直线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通过测量,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通过测量能够发现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所形成的四个角,每个角都是90°。

    (2)认识垂直的定义。

    教师: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课件呈现三组垂线。

    教师:观察这里的三幅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刚才的比较,能尝试总结你的发现吗?

    预设:垂直要看两条直线相交是否成直角,而与怎样摆放无关。

    (3)介绍垂直符号。

    教师:垂直和平行一样,也可以用符号表示,就是“⊥”,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4)感受生活中的垂直现象。

    教师:生活中我们还会常常遇到垂直的现象,你能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垂直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补充一些实例。

    教师:同学们,以上内容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有关平行和垂直的知识。

    (板书课题:平行与垂直)

    4 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下面各组直线,哪一组互相平行?哪一组互相垂直?

    2.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哪两条线段互相垂直?

    结合新知完善对长、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5 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课后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2、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特征,理解四边形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把四边形分类,抽象概括特征的过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于没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 教学难点:

    探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谈话引入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平行线吗?请看屏幕,这里面哪一组是平行线?

    课件出示:

    (1)提问:第②组是平行线吗?第⑤组呢?我们来看这三组平行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课件动态依次演示:

    (2)师:认识这个四边形吗?

    2.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平行四边形的意义

    (1)提供感性材料

    师:生活中你见过平行四边形吗?在哪见过,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①学生尝试举例。

    ②教师课件出示生活中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实例。

    a.引导学生找一找、说一说课件实例中的平行四边形。

    b.课件呈现:上面的各图中都有平行四边形。

    (2)合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①师:我们把刚才找到的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来观察一下,结合我们对平行四边形初步的认识,谁能说一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预设:对边平行、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4)巩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平行四边形什么样?想好了吗?下面三个图形中哪一个是平行四边形?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1)介绍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可以用学生探究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时素材为例)

    刚才同学们证明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特点时用到了平行线的性质。这条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语言: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平行四边形的的一条高。垂足所在的边就是底。

    (2)还以这条边为底,还能再画一条高吗?可以作多少条高?这些高长度相等吗?为什么?

    (3)练习:(课件出示)

    ①这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为什么?

    ②从这点怎样作平行四边形的高吗?

    4、认识梯形的特征。

    (1)感知梯形。

    ①你在生活中见过梯形吗?让学生先说一说。

    ②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实物图片,找一找哪儿有梯形?

    课件出示后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隐去情境图,抽象出梯形几何图形。

    (2)探究梯形的特征。

    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梯形,梯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教师:你发现梯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与学生一同归纳并板书。

    预设:是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教师:哪些图形不具备这样的特征?为什么?

    预设:第二组中的第3个和第5个图形不具备梯形的特征,第3个图形没有一组对比平行,第5个图形不是四边形。

    ⑤归纳总结梯形的概念。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梯形的认识很深刻,你能用一句比较简练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梯形吗?

    学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认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1)介绍梯形的底和腰。

    教师:你知道四条边在梯形中叫什么吗?

    学生: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

    (2)介绍梯形的高。

    教师:什么是梯形的高?

    学生:从上底的一个点出发向下底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教师:梯形有多少条高?

    学生:梯形的高有无数条,只要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也就是两底之间的垂线段,都是梯形的高。

    (三)内化理解,沟通联系

    教师:刚才我们对梯形有了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现在我们来打开学具袋,找出梯形。没有,那我们就利用这些平面图形制作一个梯形吧。

    要求:每个图形只沿直线剪一下,使之变成梯形。四人一组,合作完成。

    1.内化理解。

    (1)用长方形剪出直角梯形。

    教师:谁是用长方形材料剪的?你是怎么剪的?

    学生汇报。

    预设:

    看看他剪的梯形有什么特点?

    教师: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在剪裁的过程中,你发现哪几个图形在剪裁的方法上与长方形有共同之处?同样是四边形为什么任意四边形的裁剪方法不同?

    小结: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所以只需要破坏一组对边的平行关系;而任意四边形则需要创造出一组具有平行关系的对边。

    2.沟通联系。

    (1)现在我们都已经认识了哪些四边形?

    (2)我们用一个椭圆形的大圈表示所有的四边形,这个椭圆形的圈就表示所有的长方形,以此类推分别表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属于四边形,课件演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进入四边形的大圈,能这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4)相互说一说应该怎样表示出这些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什么?

    让学生两人一组适当交流,在本上画一画。

    (5)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善关系图,课件呈现:

    3 巩固提升

    1.选择:(课件出示)

    上图中相对应的底和高是( B D )。

    A.6和1  B.5和4   C.2和4  D.3和1

    2.说一说下图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厘米?(每个方格边长1厘米)

    课后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小组说--组内总结--组间交流)

    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2、使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四种图形的关系。

    3、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板书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全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 复习引入

    口算。

    20×3= 7×50= 6×3=

    20×5= 4×9= 8×60=

    24÷6= 8÷2= 12÷3=

    42÷6= 90÷3= 3000÷5=

    2 新知探究

    1.教学例1

    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从中你能获取什么数学信息?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列式 80÷20

    (3)学生独立探索口算的方法

    师:怎样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

    A.因为20×4=80,所以80÷20=4 这是想乘算除

    B.因为8÷2=4, 所以80÷20=4 这是根据计数单位的组成

    为什么可以不看这个“0”? ( 80÷20可以想“8个十里面有几个二十?”)

    这样我们就把除数是整十数的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

    (4)师小结:

    同学们有的用乘法算除法的,也有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同桌听。

    (5)检查正误

    师:我们分的结果对不对?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演示分的结果)

    (6)用刚学会的方法再次口算,并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40÷20 20÷10 60÷30 90÷30

    (7)探究估算的方法

    出示:83÷20≈ 80÷19≈

    师:你能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吗?你怎么知道的?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求83除以20、80除以19大约得多少,从题目中的约等号看出不用精确计算。

    师:谁想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说一说。

    预设:83接近于80,80除以20等于 4,所以83除以20约等于4。

    19接近于20,80除以20等于 4,所以80除以19约等于4。

    2.教学例2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

    150÷50

    (2)小组讨论口算方法

    (3)你是怎么这样快就算出的呢?

    A.因为15÷5=3,所以150÷50=3。

    B.因为3个50是150,所以150÷50=3。

    这一题跟刚才分彩旗的口算方法有不同吗?

    都是运用想乘算除和表内除法这两种方法来口算的。

    师:在解决分彩旗和刚才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口算方法,(板题:口算除法)口算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口算。

    口算练习:150÷30 240÷80 300÷50 540÷90

    3.估算

    (1)探计估算的方法

    师:你能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吗?

    你能估吗?请先估算,再把你的估算方法与同伴交流,看看能否互相借鉴。

    (2)谁想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说一说。

    (3)总结方法: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看作与原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口算方法算。

    (4)判断估算是否正确:122÷60=2 349÷50≈8 为什么不正确?

    3 巩固提升

    1.独立口算

    观察每道题,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如果估算的话把谁估成多少。

    2.算一算、说一说。

    (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3.解决问题

    (1)一共要寄240本书,每包40本。要捆多少包?

    你能找到什么条件、问题。你会解决吗?

    240÷40 = 6(包)

    答:要捆6包。

    (2)这个小朋友也是一个爱看书的好孩子,她在看一本故事书。

    出示条件:一共有120个小故事,每天看1个故事。

    问题: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问:要求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求吗?

    120÷30 = 4(个)

    答: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4个月。

    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板书

    口算除法

    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80÷20

    • 办公文档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应用文书
    • 学术论文
    • 金融行业
    • 地理文化

    推荐访问

    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四年级上册优秀作文 推荐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上册优秀作文(13篇) 一个好地方四年级上册优秀作文(13篇) 二年级作文我美丽的家乡10篇精选怎么写 二年级作文我美丽的家乡10篇精选 二年级作文我美丽家乡10篇 我能行作文600字 中考作文我能行600字5篇 中考作文我能行600字合集 2022十月朋友圈说说 2022十月你好的句子发朋友圈100句精选 十月你好句子发朋友圈100句 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为主题的演讲稿 “清澈爱只为中国”爱国主题演讲稿合集 三年级作文范文 猜猜他是谁三年级作文范文(精选26篇) 猜猜他是谁三年级作文范本(26篇) 以乡愁为话题的中考作文5篇作文 以乡愁为话题的中考作文5篇 以乡愁为话题中考作文合集 地理老师教学工作的总结范文5篇字数 地理老师教学工作的总结范文5篇 地理老师教学工作总结范本合集 司机岗位的工作个人总结报告5篇是什么 司机岗位的工作个人总结报告5篇 司机岗位工作个人总结报告合集 销售阶段性工作总结报告 销售阶段性工作情况的个人心得模板范文 销售阶段性工作情况个人心得模板范本 记一次愉快的寒假小作文5篇作文 记一次愉快的寒假小作文5篇 记一次愉快寒假小作文合集 我热爱这样的初中生活600字作文记叙文 我是如此地热爱中考语文作文(8篇) 我是如此地热爱中考语文作文(8篇) 地热 大学迎新活动创意策划 大学迎新创意策划(2022)5篇 大学迎新创意策划合集 销售本职工作内容的个人总结范文5篇字数 销售本职工作内容的个人总结范文5篇 销售本职工作内容个人总结范本合集 2022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篇图片 2022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本五篇 社区放电影活动总结的缺点 社区放电影活动总结 放电影 2022大学军训心得体会 2022大一学生军训心得感悟范文最新7篇(实用) 大一学生军训心得感悟范本最新7篇(实用)